断码屏的发展历史
段码液晶屏,只是液晶屏的用户对于某一类液晶显示屏的一种叫法,但是在液晶行业之内,一般都称之为图案型的液晶屏,从而来区别于点阵型的液晶屏,故段码液晶屏并不是一个很严格的表述或者分类。我们所熟知的段码液晶屏属于常见的,比如手表、计算机、医疗器械等等,以下是它的发展史。
人们早在1888年就发现了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物质, 它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,同时呈现固体与液体的某些特征。液晶从形状和外观看上去都是一种液体, 但它的水晶式分子结构又表现出固体的形态。像磁场中的金属一样,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,紛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;如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,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透;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可由构成它的分子排列来决定,这又是固体的一-种特征。
六十年代起,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,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。经过反复测试,1968年,在美国发明了液晶显示器件,随后LCD液晶显示屏就正式面世了。然而从第-台LCD显示屏的诞生以来,短短30年,液晶显示器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:七十年代初,日本开始生产TN-LCD,并推广应用;八十年代初,TN-LCD产品在计算器上得到广泛应用;在1984年,欧美国家提出TFT-LCD和STN-LCD显示技术之后,从八十年代末起,日本掌握了STN-LCD的大规模生产技术,使LCD产业获得飞K速发展。
大约1971年,液晶显示设备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出现。这就是最初的TN-LCD (扭曲阵列)示器。尽管当时还只是单色显示,但在某些领域已开始加以应用(例如医学仪器等)。到八十年代初期,TN-LCD开始被应用到电脑产品上。1984年, 欧美国家提出STN-LCD (超扭曲阵列),同时TFT-LCD (薄膜式电晶体)技术也被提出,但技术和制程仍不够成熟。到八十年代末期,于日本厂商掌握着STN-LCD的主要生产技术,它们开始在生产线上进行大规模的生产,这算得上是LCD将要普及的信号。
1993年,在日本掌握TFT-LCD的生产技术后,液晶显示器开始向两个方向发展: - -方向是朝着价格低、成本低的STN-LCD显示器方向发展,随后又推出了DSTN-LCD(双层超扭曲阵列);而另-方向却朝高质的薄膜式电晶体TFT-LCD发展。日本在1997年开发了一批以550x 670mm为代表的大基板尺寸第三代TFT-LCD生产线,并使1998年大尺寸的LCD显示屏的价格比1997年下降了一半。1996年以后,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投巨资建第三代的TFT-LCD生产线,准备在1999年以后与日本竞争。